日期:2025-07-08 08:32:58
对于还没有毕业的同学来说升富配资,大部分人对工资定位可能尚不清晰,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幻想过自己刚毕业的月薪。
近几年,由于就业压力增大、企业招聘门槛变高、个人职业规划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值增高,总之就是越来越卷……
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来增加自身竞争力。但如今引以为豪的竞争力放到当下,似乎也不再那么具有【不可替代性】。一茬茬的研究生,一茬茬的毕业生,但却没有一茬茬的就业岗位。
虽然考研带来的学历收益已经不如之前那么有吸引力。但有些专业却非常需要通过考研来提升专业度,或者说成为门槛。
01 研究生工资揭秘
首先来看一组真实数据:
北京大学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”课题组,曾对东、中、西部地区,19个省份34所高校的2万多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示:
展开剩余84%21年博士、硕士、本科、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、10113元、5825元、3910元。很多同学表示:原来是我拉低了平均水平
调查报告解读,起底研究生就业去向:
分学校类型看:
▲一流大学建设高校,为10827元,月起薪最高
▲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为7346元
▲普通本科高校,为6043元
今年6月10日中国薪酬网发布的《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》中,榜单显示,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北京大学位列前三,浙江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同济大学紧随其后。
从平均薪酬来看,有54所高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11000元,76所院校超过10000元。清华大学以13306元的平均月薪位居榜首,而武汉科技大学学以8788元排在第100位,河南科技大学以4886排在200位,整体薪资水平较去年有所提升。
院校类型方面,前20名中以综合和理工类院校为主,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语言类大学跻身前20,中央财经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3所财经类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这所师范类大学也位列其中。
分学科门类看:
工学、理学和交叉学科位居前三名,分别为8341元、7909元和7838元。
从城乡分布看:
▲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就业占比超过一半,为54.9%
▲其次是地级市,占比为27.3%
▲县级市或县城的占比排在第三,为12.3%
▲乡镇和农村的占比很低,分别只有4.1%和1.5%
▲县级及以下地方也是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工作天地(比例为17.9%)
从单位性质分布看:
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,在已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大约四分之三去了企业(73.8%)。
其中民营企业的占比最大,吸纳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(35.2%)
国有企业的占比排在第2位,为25.0%
三资企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,占比为6.6%
到体制内单位(国有企业、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)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接近一半(49.3%),其中到中小学和高校工作的合计占比为9.0%。(数据来源于光明日报)
果然,宇宙的尽头是考公。通过这个数据的对比来反观研究生和本科的差别,考上研能带来的福利,真的不是一点半点。各位考研er读研动力+1
02 学历依旧是敲门砖
近年来,随着本科生越来越多,招聘公司的应聘要求也跟着逐步提升,很多企业还会注明优先考虑985、211大学的学生,很多普高学生甚至连简历关都过不了。
更有的公司因为有科研、研发等方面的需求,本科生很难一毕业就直接上手,所以直接打出了“研究生”的要求。
从薪资待遇上看,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起薪还是存在一些差距。虽然不崇尚唯学历论,要看个人能力,但很多时候学历是一个敲门砖。
下面是一些来自中国薪酬网等官方数据,结合上面的数据,我们不难发现,研究生学历毕业生薪酬大部分会高于本科生学历毕业生,而且差距也不会太小,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薪酬要高于普通高校薪酬,热门专业毕业生高于一般热度专业的毕业生。
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,考研究生的绝大多数原因是为了高薪以及以后个人发展会更长远些。如安徽农业大学2023年毕业就业质量报告显示: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5988.51 元,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收入为7163.52 元。
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
公众号:暨大考研院升富配资
发布于:广东省实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